春日,凉州区永昌镇刘沛村集体经济产业园,一座座全钢架日光温室整齐排列,百亩园区在晨光中宛如银色海洋,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,折射出万千碎㊣金。踏入温棚,带着暖意的潮湿泥土气息扑面而来,韭菜□□□□、辣椒□□、西红柿等各类蔬菜苗青翠欲㊣滴正迸发着㊣勃勃㊣生机,村民们穿梭于垄间,熟练地操作设备,悉心照料蔬菜的生长。
“以前,村里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,收入微薄盘活资✅源撬动发展。现在,有了这个集体经济产业园,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,还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。”村民张菊萍戴着头巾,麻利地分拣着菜苗,乐呵呵地说:“在棚里分苗,冬暖夏凉,一年四季都有活,每天挣上100多元,加上土地流转的费用,一年下来增收不少。”
据了解,该产业园创新采用“租赁+分✅红”运营模式,将日光温室资源盘活利用。企业按照拱型温室2500元/座□□□□、装配式日光温室12元/平方米□□□□、双面温室10元/平方米的标准分红给村集体,用于发㊣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。
产业园经营企业负责人徐生全操作着智能温控设备,仔细观察棚内的温湿度□□□□、光照强度等数据。“我在这边有9座日光温室,主要从事蔬菜育苗,有西红柿□□□□、辣椒□□□、茄子等,现在年出苗量达1200万株,日均用工量20人左右,一年✅下来收入㊣很不错。”徐生全说。
产业✅的发展,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。近年来,永昌镇积极推行“党建+集体经济”发展模式,以产业发展为纽带,把壮大村集体经济□□、合作社示范带动和农户土地流转有效衔接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官网,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“造血”功能。同时,采取“村党支部+村股份经济合作社+企业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通过示范带动□□、技术支持□□、销售服务□□□、效益撬动,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农户发展设施蔬菜产业。
“镇里规划在刘沛村12组建设永昌镇集体经济产业示范点,分两期建成。截至目前,一期项目9座全钢架装配式日光温室,52座全钢架拱型温室已建成并投入运营,二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。”永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蒋佰钰满脸笑容地说:“产业园的建成,盘活了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,培育壮大了设施蔬菜主导产业,破解了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㊣资金□□、技术□□□□、土地等制约难题,使温室变工厂□□□、农民变工人,有力推动了全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
如今的永昌镇刘沛村集体经济产业园,已经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“新引擎”,它不仅让村民的“钱袋子”鼓了起来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。(记者陈婕叶敏)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6212006002 ICP备案: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:甘B2-20060006 广播电㊣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甘)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:甘B2__20120010
主办: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: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()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