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□□□、创新创业的㊣重要载体。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5个产业园区推行党建引领□□□□、全域协同的“工业社区”模式,党组织搭台□□□、社会力量唱戏,促进各方资源力量共建共享,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优势。
健全组㊣织体系。成立5个工业社区党委投资咨询□□、68个网格党总支□□□□、170个企业党支部,构建起开发区党工委领导下的“两新党委—工业社区党委—网格党总支—企业党支部”四级组织架构,把企业□□、群团组织等各方面社会力量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。
建强工作队伍。选派56名“红领书记”,10名党建指导员,组建金融产业园管理模式□□、科技□□□、安全应急和要素保障等4个服务专㊣组,支持企业发展。
培育社会力量。全域开展党建带群建,培育专业化社会组织,成立非公✅企业工会140个,搭建户外劳动者驿站20处,组建“能人讲师团”7支,开展技能培训和竞赛比武153场次,为职工搭建成长成才平台。
聚焦产业方向集中攻坚。瞄准海上风电□□、新材料□□□□、数字经济等主导发展方向,组建6个产业链党委□□□□、8个✅攻坚党支部,全部进驻项目一线,编制“双招双引”产业链图谱21个,精准开展项目招引,全力推进项目建设,打造了稀土催化产业和海上风电装备产业等闭㊣环产业链条。
聚焦“卡脖子”难题集㊣中攻坚。开展“党员领㊣题攻坚”,组建党员突击队37支,与清华大学□□□□、天津大学□□□□、中国科学院等顶尖科研院校深入合作,引进院士团队24个,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50人,先后突破稀土㊣催化材料□□□、耐高温氧化铝纤维等领域20余项“卡脖子”技术,建成国家㊣✅级□□、省级创新研发平台84家。
聚焦要素保障集中攻坚。定期组织发改□□、能源□□□□、自然资源□□□、金融机㊣构等现场办公,为企业发展筑牢坚强支撑。
搭建党群服务㊣阵地。集约化推动5处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13处网格服务驿站“迭代升级”,推动行政✅审批□□□、财税管理等5类30余项服务项目下沉,配套24小时自助服务机,第一时间办理企业服务事项。
优化治理机制载体。推行网格化治理,配备网格员,建立“网格联企□□、吹哨报到”等工作机✅制,网格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诉求。
畅通共享共建渠道。引导企业开放多功能会议室□□□□、公共实验室等阵地资源30余处,开展读书会□□□□、篮球赛等活动75场次,建成防腐材料□□□□、电子陶瓷材㊣料等共享检测平台7处。
组建“共享工匠”队伍。推动电工□□、网络维修工等技能人才和周期性□□、季节性操作工循环共用,有效降低企业用人成本。